遙想當年抄筆記的時代

   現在學生上課方式和我們當年大不相同。我在讀中學和大學時,上課時主要活動是「教師講課、學生抄筆記」。比起現代實在十分落伍,然而「聽講抄筆記」也會產生不少學習上的價值,對知能成長也很有幫助。
十幾年前錄音機漸漸普及,學生上課時開始用錄音機取代抄筆記。三小時的課全程錄音,但我很懷疑學生在課後真的再用三小時來聽錄音,但他們可能認為有錄音可以依賴而降低了上課時專心聽講的程度。
後來投影機和PowerPoint成了上課的必需。PowerPoint內容豐富而動態,許多老師未必有足夠時間仔細講解,往往只是略提一下即跳到下一頁。但複製電子檔十分方便,學生就希望老師將檔案傳給大家參考留存。檔案在手,上課時似乎更無必要再專心聽講。
現在人人都有手機,無論是黑板上的字或投影片,學生當場拍照留存即可,根本不需要再向老師要電子檔。但我的懷疑依然存在:上課時內容匆匆帶過的投影片,學生究竟回去是否有機會再度仔細檢視?自己看投影片,理解程度有多少?
這幾年Google日益方便好用。台上老師講到任何主題,台下用功的學生立即上網檢索。使老師的學問不斷被檢驗,其教師角色在科技時代開始受到挑戰。
我做學生時,情況大不相同。書籍少,影印機剛發明,影印筆記不是普通人能負擔的,因此聽課時,每個學生都必須自行抄筆記。為了擔心聽錯或抄漏,學生不得不專心聆聽,因而養成了專注聽講的習慣。此一習慣或能力或許是有現代科技支援下的學生比較欠缺的。
專心聆聽還不夠。因為老師即使口才極好,但講課中間,有些是主軸,有些是轉折,有些是與主題有關的實例或申論,有些則是與主題並無直接關係的內容。學生為了抄筆記,除了專心聆聽之外,還必須同步理解甚至詮釋老師講課的架構,然後依層次分條列點記錄下來。
記錄時間有限,無法記下「逐字稿」,因此要設法將老師的口語即時摘要成更精簡的文字。這樣一來,「專心聆聽」、「整理歸納成系統」、「摘要成重點文字」等工作就必須同步完成。抄筆記這件事,一開始難度不低,但久了也就習慣了。回想起來,這對我們心智的鍛練有極大幫助,有些同學學得快,有些則始終無法記下完整的內容,也缺乏條理,代表此一鍛練效果也因人而異。
我並非主張復古,只是注意到在沒有這些現代科技時,其實也有許多可以學習成長的空間。這也是我一貫「只看人生光明面」的態度。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今週刊》

家族治理與公司治理

   家族治理與公司治理兩者皆日益受到重視。其實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唯有以良好的家族治理為基礎,才有可能做到良好的公司治理;而未上市的家族企業發展到某一階段以後,也必須採行公司治理的做法,才能在家族治理上有所突破。
所謂「唯有以良好的家族治理為基礎,才有可能做到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指經營權仍由家族掌控的上市公司,如果其背後的家族無法經由有效的家族治理來確保其「為大眾投資人謀求長期最大利益」的正派經營方針,則即使有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這些公司治理形式,也無法真正落實公司治理的理念。此一觀點,我在一些文章或演講中已再三強調。
而「未上市的家族企業發展到某一階段以後,也必須採行公司治理的做法,才能在家族治理上有所突破」則是從另一角度來分析家族企業,尤其是尚未上市上櫃,但規模已經不小,有相當歷史的家族企業。這些企業通常經營績效不錯,也不需引進外界大眾資金,創辦人不僅開創能力強,對內的掌控也十分深入。而且因為近於獨資,「朕即國家」,也沒有什麼「治理」問題。
然而當第二代(一位或好幾位)開始進入公司以後,經營體質就開始發生變化,必須以類似「公司治理」的方式來取代原來的家長式管理。
理由之一是第二代未必像創辦人一樣能對公司業務及人員掌握得如此深入,經營規模已不小,創辦人也準備逐漸淡出,家長式管理難以持續,因此多半要進入家族與專業經理人共治的時代。此時及早建立制度,顯然必要。
理由之二是,第二代參與經營的可能不只一位,有些還經營有業務往來的關係企業,每一位家族成員彼此的「目標涵數」未必相同,個人所重視的和公司的整體目標肯定也不太一樣。「朕即國家」的優點也消失了。
此時應比照上市公司去建立內稽內控、法令遵循、關係人交易,以及董事會權責的制度,例如明文規定每位家族董事、董事會、董事長的權利義務,不僅可以因為公平公開而減少潛在的家族紛爭,而且若將來希望上市,也可以因制度早已齊備而水到渠成。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努力了解企業的運作

   我在MBA及企業家班任教已經近四十年,但我從來沒有在企業上過班。因此一直對「企業實務」或企業界各級管理人員的思考方式充滿了好奇與敬畏。早期在上課討論時,若有企業界人士提出「教授您說的是理論,但我們實務界不是這樣的」這句話,我就不得不收回我的見解,恭聽他的說法。這些年來也始終以謙卑的態度,隨時把握機會向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人請教吸收,唯恐在教學過程中讓別人感覺我的想法脫離現實太遠。
這幾十年來了解企業實務的管道大致如下。
第一種是參觀與參訪。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大學畢業時已經參觀過台灣主要的三、四十家工廠,在當時很少人能如此。然而現在回顧起來,這些參訪其實價值有限。對生產線或辦公大樓走馬看花,再聽一些近似文宣的簡報,並無法對企業經營產生什麼深刻的了解。
其次是在研究案中的訪問或診斷。當我還是年輕教師時,曾追隨資深教授從事許多實務研究案和診斷案,後來自己也主持過不少。在過程中訪問了許多人,聽到過很多奇怪的管理問題,的確獲得不少成長。但這些管理現象以「病態」居多,主要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公私之間的矛盾,以及組織結構或制度不良所引起的各種問題。
第三是撰寫個案。依照學理的架構,用心寫幾篇個案,即使其中沒有太多有挑戰性的決策,但卻可以有機會深入了解此一產業運作的方式以及企業內部的實況。此一方式需要投入不少時間,成功的前提是訪問者必須要有完整而良好的觀念架構才知道要問哪些關鍵問題,提供個案的企業又願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成。缺乏這兩者,訪問過程及寫出來的個案都無法深入,在上課時也難產生具啟發性的討論。
第四是與企業高階人士進行個案討論。在深度討論時,才能有機會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形形色色的思維模式與管理方法,從他們的互相討論中也能聽到各種獨門的經營秘訣與管理智慧,甚至每個人的盲點。這是從以上三者不易獲得的。
現在我早已十分資深,因此有機會去擔任大企業的獨立董事或顧問,這些都非常有助於了解企業更深層的實務現象與問題。
多年來努力從各種管道了解企業實務,對教學、研究及寫作的品質當然有極大的正面作用。也讓我更明白,企業實務的學習吸收永無止境。而且所謂「實務」其實極為多元而動態,任何一位實務界人士所說的「實務是這樣的」,多半只是他的一偏之見,做法未必正確,也未必適用在所有的組織。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今週刊》

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針對問題,有效整合所知以形成方案、採取行動,就叫做「運用知識」。有人可以十分靈活的做這件事,有些人則否。能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當然與本身所擁有的相關知識存量有關。對某些學科而言,學問大小與能否運用兩者之間,關係比較密切,例如醫學或物理;有些則關係較不明顯,例如企業管理。
所謂知識的「運用」,就是當遇到問題時,設法從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存量或「知識庫」中找尋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詮釋解讀,並試圖在知識庫中找到答案。然而除非是十分例行性的問題,否則未必找得到現成答案,因此必須在知識庫中不斷搜尋,再將搜尋所得的各種因果關係、資訊、經驗等加以整合,構思出來的解決辦法在實施前及實施後還應該隨時驗證或反省其正確程度,除了力求決策正確之外,也希望對知識整合與運用的方法有所改進。
要培養這種運用知識的能力,關鍵就在「多用」。經常針對問題,努力從知識庫中進行搜尋、頡取、整合,就可以因為熟能生巧而提升效率。
   常常這樣「傷腦筋」,腦筋就會愈來愈靈活。這就像運動競技一樣,除了要知道「道理」,還必須經常練習,甚至在教練的密切指導之下有方法的練習,技巧才能達到較高的水準。大家都同意,「管理」的「skill」成分遠高於「knowledge」,因此用運動競技來比擬,應屬恰當。
商管教育中的個案教學,就是希望提供學生成本低廉的「傷腦筋」機會。平日能夠密集練習,將來正式上場比賽勝算才會比較高。在運動方面,好的教練不能只會以口頭來講道理,還必須要針對個別選手的動作進行「個人化」的指導,個案教師也一樣,也必須隨時針對學生在「聽說讀想」方面之不足來從事啟發。
「啟發」的形式,相當大一部分是「提問」。個案教師的提問內容,主要分在「喚起」學生知識庫中隱約記得的各種知識,並經由持續提問來提醒或誘導他們注意各種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矛盾,進而努力去「調度」、「整合」這些知識。易言之,教師角色就是在引導學生針對問題不斷的去想、去利用自己知識庫來進行上述的心智流程。
在個案教學中,一開始時許多學生會感到教師提問會帶來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這是活化知識必要的過程。想將沉澱在知識庫中的內容「翻攪」甚至「解凍」,出現一些痛苦也是難免的。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