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資訊-翻閱舊報章有感

   知識與資訊二者意義不同但相輔相成,二者缺一,決策皆難以正確。偶而翻閱舊報章時,此一感覺特別深刻。
所謂「知識」,基本上是一些「道理」或進行推理時背後的因果關係及適用情況。想找出造成現象的原因,或對未來進行預測或有所預期,必須依賴知識。
至於「資訊」則是決策時的「事實前提」,例如依據對政府政策及世界經濟景氣的了解來進行決策,則「政府政策」與「世界經濟景氣」在此一決策中相當於「事實前提」或「資訊」,而在這些事實前提下,我們應採取什麼行動方案,其背後的推理則必須靠「知識」。
在商管學院,教師多半只能傳授知識,卻不容易為學生提供政府政策、經濟趨勢、產業特性、技術發展等有關的資訊。原因之一是世界太大太複雜,教師頂多只能專精少數一兩項,無法掌握廣泛的事實資料;原因之二是世界變化太快,除非身在特定產業中,否則消息很難跟得上產業變化的腳步。然而只談「知識」其實十分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在上課時不得不穿插一些相關的實例來輔助說明。實務界高階人士演講時,由於經驗豐富,因此往往比教師講課更生動而更受歡迎。
此一觀念在翻閱舊報章時,再一次得到驗證。
除了重要新聞之外,我沒有每天大量閱讀報章雜誌的習慣,但偶而會有一段得空的時間翻閱舊報章。在翻閱中的感想之一是針對某一議題讀了連續幾天的分析報導以後,會感覺前幾天的閱讀的價值似乎不高,如果不是每天買賣股票或做投資決策,似乎這些財經新聞所提供的「資訊」意義有限。感想之二是,由於各方對未來的預測頗不相同,因此等塵埃落定以後會發現大部分的預測是不正確的。
然而閱讀這些報導或分析還是很有價值。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其結論而是各方分析預測時所運用的「知識」與推理過程。有些分析即使後來發現所依據的「事實前提」不正確,但在這些各有偏誤的資訊前提下,各方的分析都極有說服力。易言之,這些分析雖然所依據的事實前提或「資訊」猜得不準,但在論述上大部分都條理分明且極具說服力,因此可被視為「靈活運用知識的例題」。
讀舊新聞和分析舊個案一樣,如果不在乎「資訊」的價值,而將重點放在知識運用與推理方法,還是極有收穫的。
有些人在討論個案時希望個案要新,這是因為他們是以「吸收資訊」的心態來研讀個案。如果我們將個案視為類似「數學習題」的訓練思考工具,新舊問題就相對不重要了。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今週刊》

為後人種樹也是社會責任

   企業最基本的責任當然是為股東賺取利潤,尤其是長期穩定的獲利。行有餘力則應為社會公益投入心力與資源,例如環保、濟貧、文藝贊助,甚至提供獎助學金等。至於遵守法律與誠實納稅等則是更基本的要求。
然而除了這些之外,有一項責任似乎沒有受到普遍的注意,即是「為組織及年輕同仁創造更光明的未來」。這包括了為組織累積更多有形與無形資源、培養年輕同仁在未來世界中足以安身立命或充分發揮的知能,以及為他們的未來塑造更好的制度與組織文化。
印象中的企業領導人,尤其是不可能由自己子女來接班的高階專業經理人,到了相當年紀以後,在事業上的衝刺力或開創性會下降,雖然依然位高權重,但已經漸趨保守,開始享受過去努力的果實。但前一陣訪談一位快要退休的高階專業總經理,他在工作與創新上的努力仍如一貫,而他的理由更讓我敬佩。
他指出,現在的一切努力都已經不在為自己而是為了公司內部的年輕同仁。這些年輕人願意加入並留在公司,心中當然對這家公司的未來抱持著相當高的期待,因此這位總經理覺得在他任職期間,應該為這些年輕人累積更多有形與無形的資源。這些包括了在他任內不可能獲利的長期研發投入、耗時費神的多角化以及國際策略聯盟、堅持短期中未必討好的職位輪調制度與嚴格培訓等。這一切都是希望這些年輕同仁有朝一日接班或成為公司的核心成員以後,能擁有更好的經營條件與環境。
這些事做得好,短期未必獲利,但肯定有助同仁未來的事業前程,也能吸引到更多有長遠打算的年輕人,對公司的長遠獲利也肯定有正面作用。若公司因此而能在很多年以後獲利豐厚,屆時才有資源去持續投入環保等公益活動。
有些企業致力於降低成本來創造利潤,獲利以後再投入資源於社會公益,因此領導人獲得了社會上高度的肯定與尊敬。除此之外,我覺得社會也不能忽視有些領導人投入心力建立內部制度、塑造組織文化、培養人才,甚至為內部樹立高階領導人在進退、取予,以及努力為後輩創造未來的典範。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