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角色和老闆的角色

   在創業的第一代,老闆和CEO的角色高度重疊。然而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或公司規模愈來愈大以後,這兩種角色可以逐漸分開。甚至分得清楚才能做好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對企業永續經營也才可以產生更好的正面效果。
簡言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表示股權雖然仍由家族掌控,但公司內部從CEO以降已完全沒有家族人員的參與,然而家族還是要對經營發揮正面影響力。這種又要有功能,又不能管得太多,家族成員又不加入經營的方式,若要做到,首先就要了解當不擔任CEO時,老闆的角色是什麼。
在這種情形下,「老闆」的角色需要擁有一些能力,並能針對公司內部包括CEO在內的五到十位核心團隊,滿足他們的期望。這些大致包括了:
要讓他們覺得老闆(或其家族)有永續經營的意願,以及合理的雄心水準,既不冒進也不消極,因而感到留在這裡長期打拼有前途。
其次是讓他們感到老闆(或其家族)是有感情的,為其奉獻一生,長久必有回報,不會用後即丟。
第三,老闆要知人善任,看得出每位高階人員(或可能進入高階圈內者)的潛能與品德,甚至能夠「明辨忠奸」,看得出誰的主張是為了組織的長期利益,誰是為了謀求私利。
第四,要能洞察這些核心人員各自的人生需求,做為激勵他們的重點,並藉此吸引他們為了組織的永續經營而長期投入。
第五,老闆要「捨得」分享成果,而且每次「捨得」都用在刀口上。
第六,在決策時必須公正無私。因為老闆的決策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核心團隊成員肯定可以看得很清楚。
做好了這些角色,組織就會有一群有能力且有高度向心力、凝聚力的核心團隊。而且由於組織內部沒有家族成員,就更能吸引大量優秀的人才。若再加上良好的公司治理與內控稽核,則家族成員根本不必參與公司的內部經營。
至於發展策略、組織設計、產銷或研發等之間的配合、制度的建置與落實之類,就讓專業的CEO去做。做老闆的只需全心做好上述角色即可。
這兩種角色究竟應劃分到什麼程度,例如對重大決策是否應表示意見,當然還要看企業的發展階段以及家族同時掌控了多少企業而定。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企業價值觀與永續經營

   家族企業必須擁有正確的經營理念與價值觀,加上長期堅持,才可能世代傳承,永續經營。
若欲家族後代團結凝聚並致力於企業長期發展,就需要講究家族治理,甚至制定家族憲法。近年來大家對此一議題,已經頗為熟悉。然而目前大部分企業創辦人,在家族治理方面顯然對股權分配與掌控制度較有興趣,卻未注意到外國百年企業的家族憲法中十分重視家族的「經營理念」與「價值觀」,或認為只要想出一些令人感動的詞句,即可做為傳承的家訓。
企業經營理念或價值觀不是貼在牆上的標語,也不是口頭說教,而是企業重要決策背後的「價值前提」。家族未來接班人唯有在長期觀察現任經營者的決策過程中,才能漸漸體會這些內隱價值觀的存在。
換句話說,「誠信」、「公正」、「照顧員工」這些理念的落實,不能僅靠口號或說教,而是從領導者每天思考決策時自然反映出來的。這些理念或價值觀的定義抽象且不易捉摸,每個人理解不盡相同,家族後輩必須在長期觀察長輩決策時,才能逐漸理解長輩們心中所謂的「誠信」是什麼意思,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公正」、「照顧員工」或「公私分明」。沒有身教,再多言教也不會產生效果。這就像家庭教育中,親子之間價值觀念的傳承,也大多是靠父母的身教,以及親子間討論如何處理各種問題時,自然而然進行的。
如果企業經營者本身價值觀有偏差,甚至心中對「誠信」、「社會責任」之類的原則不屑一顧,接班後輩心中當然不會相信這些。當後輩們都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或只是將它們視為一些公關文字時,他們之間的互信與凝聚力量必然十分薄弱,永續經營更不可能。
創業家的後代為了奪權爭產而犧牲了企業或失去經營權,或安於逸樂而無法專注於經營,或對同仁缺乏尊重而無法留住人才,這些都可能與上一代的無形身教有關。想要基業長青、子孫和樂、企業永續,領導人必須讓每個決策過程都成為一次正面的示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理性支持與感性支持

   這學期在「質性研究方法」課程中,指導幾位博士班學生進行一項小型的質性研究專案,其中主要活動之一是經由業界訪談以及深入分析逐字稿,了解影響導入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成敗的因素。研究發現之一是,高階領導人支持的「理性程度」,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眾所周知,任何專案或組織變革,高階領導人的支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高階的支持不足,成功機會必然有限。然而在高階領導人高度支持的情況下,有些專案還是失敗。造成此一結果的原因當然很多,我們發現其中之一是支持的「理性程度」。
所謂「理性」,是指有些領導人對產業未來發展、關鍵客戶與供應商對資訊的需求,以及本公司未來應該發展的競爭優勢等,十分了解;也很清楚公司未來的ERP系統在建立競爭優勢時可以扮演的角色,並且進而感知到此系統發展方向的重點與取捨何在。如果領導人擁有這些認知,而且這些認知也相對正確時,他的「支持」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相對而言,某些高階領導人只是在「感性」上覺得此一專案有推動的必要,但對此一系統在策略上可以或應該發揮什麼功能並不清楚,僅強烈表現出「只要各位全力以赴,公司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態度,這種「支持」,未必對專案的成功機率有太大的正面作用。
易言之,領導人未必需要了解建構資訊系統的技術細節,但應在觀念上深入理解此一系統在策略及管理上的關鍵角色,並在此一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對各種方向的資源投入,表示出強弱不同、有所取捨的支持程度。
此一研究發現可以延伸到領導人在推動各種專案時,「支持」背後「理性認知」的必要性。更進一步,在一般授權時也應有適度的政策指導做為配套,才可使被授權者在政策的框架下,儘量發揮。而在此所謂的政策指導,也反映了「支持」被授權人背後的理性基礎。
最近熱門話題是選舉。我們可以將以上的論述引申為:如果我們對政治人物的支持是基於其所提的政見,而不只是感性的「喜歡」這個人,則事後後悔的機率可能低得多。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樂見一流大學開始重視行銷

   近年來有些大學擔心招生不足而開始「搶學生」,搶學生不等於「行銷」,但至少嚐試對年輕人放低姿態,以各種方式來吸引他們入學。然而排名在前面的大學,則完全不必考慮行銷,尤其是一流大學,名聲好,傑出校友多,加上資源豐富,中學畢業生搶著想進來,不可能招生不足,因此或許從來沒有想過「行銷」的議題。
新南向政策對此一情勢造成了一些改變。為了招收更多、更優秀的東南亞僑生與外藉生,幾家一流大學(包括科技大學)開始進行了國際行銷的工作,效果不錯,但我們還期待未來為了實現承諾而做的調整與進步。
這些大學前往東南亞國家介紹本身的師資、教學、研究成果,以及產學合作及對學生未來職場生涯的幫助等,引起了當地僑校師生相當大的正面回應。我猜想對從未從事過行銷的一流大學而言,僅僅將這些優勢或亮點整理出來,就已經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功課。換言之,為了具體說明學校(主要應該是教師)所做的一切,能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或未來人生「創造什麼價值」,即需要一些深入的檢視與省思,而這些檢視與省思,對學校本身未來的努力方向,也應有不少啟發。
然而「行銷」不等於「廣告文宣」,與廣告文宣同等重要的是確保產品或服務的品質,亦即是落實價值的提供並確保顧客的滿意。唯有如此,「行銷」工作才算是完整。
我對台灣的一流大學抱有高度信心,相信它們會進一步在開課方向、課程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方面能針對「為學生創造價值」的目標精益求精。因為廣義的行銷必須要包括「了解顧客需求」、「確保產品與服務品質」等在內。易言之,真正的行銷要從「了解學生需要」、「了解潛在僱主需要」開始,並設法經由教學來滿足這些需要。
希望這些好不容易吸引來的僑外生,能從台灣的大學教育中獲得滿意的收穫。而本國的學生也可以因為大學更積極於行銷導向而從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價值。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德明科大個案教學社群邀請策略大師司徒達賢教授開講

中央日報 (2016-11-15)

        個案教學是近年來國內商管教育領域相當盛行的教學方法,透過個案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決策情境中進行深度思考,教師更可以透過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吸取實務經驗,進而教學相長。甫獲政大首屆教學傑出「仲尼獎」的司徒達賢講座教授是國內個案教學的先鋒之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個案教學教師社群今年度以司徒達賢教授的著作《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聽說獨想的修鍊》為本學期社群研修專書,除了透過社群臉書社團進行線上讀書會之外,更於今年119日社群活動中,邀請司徒達賢教授蒞校進行專書講座,與眾多對個案教學有熱忱的教師進行近距離的對話。 

  
 在講座開始之初,司徒教授簡單扼要地說明個案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教學成效,以及為何將個案教學界定為「聽說讀想」的完整學習過程。他認為許多人經常只想透過「說」把自己的意見抒發出來傳達給他人,但往往忽略了「聽」的功夫,導致既聽不清楚他人的意見,也說不清楚自己的觀點,無法真正進行討論交流,更不要說增長智慧。因此,他認為個案教學最主要在於訓練學生透過深入閱「讀」個案,針對個案議題進行第一層的「想」,再透過「說」,將自己的見解有系統且具體的陳述出來,再透過「聽」他人與自己觀點歧異之處,激發第二層的「想」,透過如此不斷的循環,刺激參與個案教學的教師與學生不斷地從「聽說讀想」中共同累積智慧,一同拓展觀念視野。司徒教授也一一回應教師們對於個案教學的疑惑,例如在企業內進行個案教學內部訓練與企業家在職班進行授課的差異;如何運用「從會問到不會」及「從不會問到會」的提問技巧,來發掘學生的知識前緣;進行個案教學時,如何透過引導讓學生有更深度的思考。司徒教授妙語如珠,本次講座毫無冷場。參與的教師經過大師親身解惑後,更能感受到個案教學迷人精彩之奧妙,也更能掌握個案教學的授課技巧,未來也將在各項當中進行個案教學。

要會做「陪打教練」

   想在球類運動上表現出眾,除了應從閱讀學習到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之外,請教練指導肯定有其必要。這和做事很像,一方面要有知識做基礎,一方面也需要前輩在實際做法上提供協助與指引。
有些教練長於解說道理,可以提升掌握基本原理原則的效率。另外一種教練則進一步針對各別學員的每一次動作,提出修正與改進的意見,並適時提醒學習者在此一動作相關的原則與觀念。這種教練比起前一種只能講授道理的教練,已經進階多了。
第三種可以稱之為「陪打教練」,也是最難做好的一種。在網球、羽球或桌球這些運動中,無論學員的程度高下,如果有一位陪打教練,進步一定會很快。陪打教練針對學員的水準或學習的進度,不斷回應或「餵球」,隨時設計或創造出一些情境,讓學員在面對合理的挑戰下,逐漸補強其弱點、更熟練各種動作,並進而更能靈活運用各種攻防原則。
好的陪打教練要有能力針對學生不斷進步的球技水準,有創意的設計從簡單到困難的情境,讓學員感到有挑戰卻沒有太大的挫折;除了因才施教,還要能激勵學員投入更多心力來追求進步。當學員的進步出現瓶頸時,要能找出關鍵問題之所在並設計或建議有效的解決辦法。想要做到這些,陪打教練還除了自己技術要好、透徹了解背後道理之外,也要能看出學員有待強化之處。
在企業裡,各級人員在專業或管理上的傳承,理想上就應該和陪打教練與學員的關係一樣。身為長官的人,應該能深入了解各項決策與做事方法背後的道理,並有系統的經由授權項目的持續增加,為部屬設計挑戰性適中的決策情境,以愛心與耐心循循善誘,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追求進步。
授權後也不應強迫部屬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與做法,而願意放手讓部屬發揮自己的特性與創意。若所有長官皆能如此,則組織整體競爭力肯定日益壯大。
  我在研究家族企業傳承時,發現很少有創業家有擔任教練的習慣與能力,更遑論成為一位稱職的陪打教練了。甚至更進一步發現,大部分組織中的各級人員,其實在職場中都未曾感受到上級長官的教練角色。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聽說讀想」是寫作的基礎

   今年八月我在今周刊專欄上談到「寫書練腦」,說明寫作這件事有助於提升寫作者的論述能力及思考嚴謹程度。
有位讀者針對這篇文章提出若干疑問。例如有許多中學生乃至於大學生在寫作時不知如何下筆,因此似乎難以發揮寫書練腦的功能。此一提問十分值得我們再進一步針對「寫作」再做一些探討。
所謂「寫作」不應只是讓紙上或電腦銀幕上出現文字而己,而是作者呈現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既然是「產出」,勢必有「投入」,因此若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必須先大量吸收別人的思想,吸收整合後,才能寫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首先應強化的是「讀」,大量吸收別人想法的最基本途徑是閱讀。有些年輕人下筆艱難,主要原因之一是讀書少,或雖然讀過卻未能理解吸收,沒有想法,當然寫不出來。再者,讀書也不能太集中於「一家之言」,因為如果所讀的文章或書,分析事理的角度高度一致,彼此間毫無爭議,會造成閱讀者的想法很難突破書中所設定的思想框架,結果只能忠實引用,無法提出不同的觀點。因此讀書的方向應儘量廣博,在比對各方不同見解後才有機會構思出與前人不同的主張。
其次是「聽」。想法不只是存在於書本上,尤其社會科學,很多人都會針對某一主題,提出不同的觀點。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隨時聽取各方意見,甚至主動請教,則這些意見就會快速使思想內涵更豐富而多元。如果沒有專心聆聽各方意見的習慣,「投入」就難免貧乏。
此外,吸收書本上及其他人的意見後,自己還必須設法理解、內化並整合出自己的想法,這是「想」。將自己的想法略加整理出脈絡以後,要找機會講給其他人聽,並進而接受各方的提問、質疑或補充,使自己的論述更加完備,這是「說」。
經過這些「聽說讀想」的過程以後,才有內容可以「寫」。寫的時候,再不斷修改補充論述的推理以及文字,久之「想」才可能更趨嚴謹周延。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門生看司徒:學無止盡的榜樣





畢業多年校友返校,開心再和司徒老師合影。攝影:李易儒。


司徒達賢教授互動式問答教學,讓許多學生都永生難忘。照片提供:企家班。

 
2016-10-03 
 
【校訊記者羅皓恩報導】105年教師節,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任教滿40年,同時獲頒政大首屆教學傑出「仲尼獎」。同樣看著老師在臺上,這一天,所有學生放下過往上課的緊張情緒,共同獻上最深的祝福和感謝,向這位以言教、身教陪伴他們成長的恩師致敬,共同推崇司徒教授實在是值得所有門生永遠效法的榜樣。
 
民國66年9月,企管系教授于卓民剛從交大畢業,歷經嚴格的篩選,進入政大企管研究所。只知道政大企研很好,但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會上什麼課都懵懵懂懂,遇上剛回國教書第二年的司徒達賢老師,瞬間像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引入國際新知 拓展管理視野
 
「你看看這本書,1975年出版的,都是原文,我們就這樣跟著老師進入管理領域。」于卓民還完好保留當年的教科書《Management: Basic Elements Managing Organization》,這是司徒老師帶回來的最新內容,即使語言障礙加上當時整個臺灣社會對於「管理」觀念都還很陌生,大家學得很吃力,但能透過老師與世界接軌,仍然非常興奮!
 
于卓民的同班同學、前教育部長吳思華也同樣走過這段學習路。和于卓民一樣,出身理工科系的他,在司徒教授的帶領下,不但進入管理世界,更從此開啟了新的方向,「非常謝謝他,啟蒙我對管理的感覺,到後來對管理的熱忱,都來自他。」
 
吳思華的碩士、博士論文都由司徒教授指導,期間也擔任老師的研究助理,負責帶領許多訪員執行國科會(今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回憶這段往事,司徒達賢稱讚吳思華行政執行能力「太厲害!」,讓他不但完全不需要擔心,但吳思華更感謝老師對自己的信任,進而從中經歷扎實訓練。
 
談及對司徒教授的印象,所有學生共同的第一反應就是「上(他的)課很緊張」!企家班學生、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就難忘,當年為了應付司徒老師課堂上緊迫盯人的抽問,小組同學要先花兩個小時準備,再到自己家裡,花三個小時討論。上課時,老師不僅要求同學發言,還會要求重述前人的內容,再讓同學們相互辯論。
 
啟發深度思考 開創多元價值
 
在司徒老師的「策動」下,周俊吉和班上同學、合隆毛廠董事長陳焜耀經常在課堂上針鋒相對,還被封為「黑白魔王」。「白魔王」周俊吉相信人性善良,但承接家族企業的「黑魔王」陳焜耀卻往往持不同看法。儘管如此,如此上課方式不但讓周俊吉體認,「思想多元社會中,應該讓不同背景的同事發揮,再整合出共同價值。」也影響他自己日後「開會的藝術」:主管要少講多聽,並透過重述發言,鼓勵大家思考。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從來沒忘記司徒教授的教育之恩,身為博士班指導學生,尹衍樑不但多次感念老師,三年前返校主講「三十大講堂」的時候,更公開深深向老師鞠躬,「感謝老師給予我方向以及很多的鼓勵,讓我的人生路程走得更順利,」還計畫將以老師為名捐贈母校。
 
28歲回臺,司徒教授雖然身為臺灣早年企管教育的先驅者之一,但初執教鞭時,其實和學生年齡很相近,甚至有些同學還分不清楚他究竟是老師或同學?吳思華還記得,當年大家在公企中心下課後,都會一起到附近一家中餐廳吃飯,師生一起分享新知、聊彼此的生活,「他一開始就講好,大家各自點餐、各自付錢,規則很清楚,倒也吃得很開心。」
 
而即使後來年紀漸長、弟子漸增、還被尊稱為「大師」,但司徒教授對教育的熱忱、對學生的關懷,仍然沒有絲毫減損。
 
商學院副院長、企管系教授彭朱如83年進入政大博士班,她透露,還沒進入政大就聽過司徒老師的「大名」,想像應該是為穿著長袍馬褂的老先生,沒想到實際相見,竟然是位活力充沛、思想活躍的老師。「和他互動更頻繁之後會發現,有時老師就像是個老頑童一樣,他的想法很快、笑話很快,我們聽完都會先愣一下才體會:真的很好笑!」
 
熱忱關懷學生 永不忘記學習
 
彭朱如說,很多學生都怕司徒老師,「其實那是因為不熟」。她觀察,老師年紀愈大,其實愈來愈和譪可親,至於上課會緊張,則是因為多數學生過往都沒有受過「聽說讀想」的訓練,尤其沒有操練過老師所說「第二類的想」(接受訊息後經過比對思想再提出見解),難免壓力比較大,「不過等我當了老師就知道,這樣的教學法真的很值得推廣。」
 
于卓民也說,很多人認為司徒老師問話很犀利,不過仔細理解之後就會發現,那是因為老師腦中有個很清楚的流程架構,只要能跟著掌握,就能逐步抓到問題核心。「剛開始真的會挫折,覺得我們怎麼上課前討論了六個小時,還是沒想到老師提出的問題?」然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反思、分享,三個月後就能逐漸抓到方向了。
 
政大畢業後,于卓民赴美留學,後來也返回母校任教,並經常和司徒教授討論教學策略,對於司徒老師「永遠沒有忘記學習」的態度由衷佩服。「他的求知慾真的是多年沒有變,聽到新的想法、事情,他一定會弄得很清楚,也會一直學,一直在進步。」
 
「每一份學生的報告,他一定都會仔細看,並且一一回覆,這是他多年的堅持。」彭朱如坦言,自己不敢想像能像老師一樣「桃李滿天下」,但也正因為受了司徒老師影響,他期許自己至少能影響三個學生,而這三個學生也能因為自己的用心而影響他們的「三個學生」...一代一代傳承司徒教授的精神和風範。
 
「我們很幸運有司徒老師!」教師節這一天,司徒達賢的學生們大聲說出對老師的感謝、獻上對老師的祝福,期待老師健康快樂,繼續散發智慧、發揮對臺灣社會的影響力。
 
 


投身教學40年不倦 司徒達賢樂享挑戰變化

  
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教書40年仍樂在其中。攝影:李易儒。
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每個星期和企家班同學互動學習。攝影:李易儒。

新增說明文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手中的學生資料卡是每一班同學的最怕。
照片提供:企家班。
2016-10-03

【校訊記者羅皓恩報導】已經是晚上七點,然而商學院七樓教室內還是人聲鼎沸。一眼看出臺下學生都是下了班繼續進修的在職人士,但面對晚上課程,臉上沒有太多倦容,反而充滿興奮期待卻又難掩緊張。從外面看來,上課教授和同學們似乎都談笑風生,但內行人都曉得,老師手中的那疊資料卡,不知道又隱藏了什麼玄機?

這是「企業家班」上課的場景。

從政大首開全國先例、早在EMBA學制成立18年前就開辦推廣性質的企家班以來,延續36年不間斷,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每個星期走進教室,透過他獨門的「互動式個案教學」,陪伴了無數企業人士成長。而再往前推,從他28歲歸國任教以來,今年更已經累積滿40年教學資歷。

40年來,受他指導的學位論文超過兩百本,課堂上直接修課的學生難以計算,而課堂外透過演講、著作等管道獲益的更是不可計數,影響力之大,不僅只是管理學界,更足以震撼整體產業界。任教滿40年之際,除了獲頒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勵,也獲得政大首屆教學傑出「仲尼獎」榮譽。

初生之犢 大膽引入個案教學

回顧司徒達賢的教學路,28歲那年,他獲得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企業管理博士學位,回到母校政大企管系的講臺,第一年就開大四和研究所的必修課。
只比臺下同學略長幾歲,還要面對部分比自己更具企業經營實務經驗的學生,問他會不會緊張?司徒達賢笑笑:「能怎麼辦?我也只能面對!」

司徒達賢當年考取公費出國留學,畢業之後必須回國服務,企管系師長知道這位優秀同學學成,充滿信心放手讓他發揮。司徒達賢也體會老師們對自己的期許,大膽引入在美國商管學院常運用的「個案教學」,從此展開一生不悔、持續樂在其中的教學事業。

學的是企業管理、教的是企業管理,司徒達賢一生卻沒有真正投身過第一線企業經營管理實務,但他從不以為缺欠。「老師所擁有的是知識,因此我們利用知識來整理資訊,再根據現實講出個道理,這就是『學理』。」他進一步解釋,很多人一生經營一家公司,卻不見得明白其中各種情勢變化背後的因果,透過引導討論釐清思路,就是老師的價值。

而透過研讀個案、加上經年累月和來自各方同學們的互動,身為老師也能不斷學習成長。「從教學中感受到許多因挑戰與變化而帶來的樂趣,再加上所獲得的自我成長,使教學工作永遠不會令人感到倦怠。」

個案教學 思考與溝通的實戰

「個案教學」在美國的MBA教育現場十分普及,但即使在身為臺灣企業管理教育濫觴的政大商學院,至今仍然還在成長階段。司徒達賢不諱言,很多人以為個案教學就是聊天、練口才,或是相互交流企業實務,甚至營造熱鬧互動場面,忽略個案教學真正是教師運用極為細緻的「內隱心智流程」,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結合藝術與技巧,經由提問和互動以提升學生「聽說讀想」的教學方式。透過師生間不斷思考、溝通,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與建構知識的能力。

理想說起來簡單,然而實際進入教室,真正就要考驗老師的功力。

許多上過司徒老師個案課的學生共同的感想都是「壓力大」、「累」...甚至前一天就得挑燈夜戰和同學沙盤推演,深怕在課堂上被問倒。不過相對於同學們的緊張,司徒達賢指出,「老師才是最辛苦的!」面對新的個案,老師得先熟讀甚至背下來,還要設計好論述路徑、轉折點、提問問題,才能進入教室。實際面對同學們,更必須時刻專心聆聽發言、再根據腦中的資料庫搜尋、比對、再提問、整合、摘要...但也因為如此,老師才隨時有機會活化自己所學的理論。

在緊湊的一問一答之間,表面看起來是「嚴師」,實質經過一個學期磨練,存留所有學生心中的,不光只是專業學問,更深刻感受老師發自內心深層的關懷。

「在教室中,就是要盡教學的責任。」司徒達賢說,對他而言,關懷學生不見得是請沒錢吃飯的學生吃頓飯,「上課的時候,全心全意聽學生講話,幫助他們探索心靈深處的邏輯和論述軌跡,協助整理結構,帶領成長,就是關心學生。」

知識交心 深層關懷記得學生的好

他透露,很多學生畢業很久回來,聽到他重述自己當年課堂上的發言,以為他的記憶力驚人,其實自己的記性沒有特別好,只是聽到同學在課堂上有貢獻的發言,就會「附著」在當次討論的個案上,日後每次提起那個個案,就會想起那次討論過程中觀念的突破、連帶想起當時同學提出的論點。「這些記得的部分,都是那些同學表現好、得意的事,他們再聽到我提起,當然就會很開心。」

而就在課程進行同時,當學生聽到老師專心聽自己講話,將其中有道理的部分摘要出來,納入原來設計的教學主軸,「他會一輩子記得『老師重視我的話』」。因此,在他的課堂上,「一定有一些挫折,但造成這些挫折的壓力卻是下一步成長的契機,學生會看得到自己的進步,心都明白這種因果關係。」

正因為這樣師生高度互動的上課方式帶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深度的心靈交流,使課程結束很久以後,班上同學的感情仍然持續升溫。司徒達賢很驕傲,「我們不是靠吃喝建立感情的」,他進一步解釋,「這些企業人士吃飯應酬的機會很多,但卻找不到幾個能如此思想交流的知心朋友啊!」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開心享受對打樂

「個案教學」能帶動學生培養思考的能力以及「做中學」的習慣,然而司徒達賢也承認,若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再強大的教學方法也沒有用。對此,他感謝所有上過他課程的學生,40年的教學生涯中,很少遇到不想學、不認真的學生,倒是欲罷不能、頻頻延遲下課的情形屢見不鮮。

「早年企家班下午上課,同學們常常到了六點下課還不肯走,叫的便當已經送來,但學員們卻希望繼續討論、不肯吃。常常到了下一堂課快要上課,才不得不結束。」在司徒老師晚上上課時,有時要等到管理教室工友催促必須關門,才算真正下課。

企業人士付了時間金錢代價來上課,學習態度自然十分積極,不過即使是一般生,司徒達賢稱讚,自己一路遇到許多好學生,也讓他充滿感激。數算司徒老師的早期碩士班的學生,包括有銀行投資教父之稱的宋學仁、立委賴士葆、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樊景立、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臺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政大企管系教授于卓民、黃思明、洪順慶...都在當今管理界各有一片天。
「我真的運氣很好,一開始就教到這些極其優秀的好學生,他們很多人都是理工出身,十分珍惜在政大企研所的學習,因此都非常努力。」

身為老師,最享受的莫過就是能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也正是因為捨不得政大的優秀學生,加上明白自己的個性,司徒達賢一路在政大40年,從來不曾想像、也不捨轉換跑道。
司徒達賢說,教職40年中,自己曾任公企中心副主任、企管系主任,也擔任過政大副校長,但相對於單純教學,他深知如果親身走入實務界、擔任企業經理人,必須具備更高的管理知能,要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和衝突,「互動式教學十分有趣,知能和心靈隨時有成長機會,而生活和人際關係上則單純得多。」

也因為如此,40年來,即使曾身兼行政職,但司徒老師從來不因此申請減授時數,甚至還常常「超鐘點」,卻仍不以為苦。他形容,因為實施互動式個案教學,每一次走入教室,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就像是一個網球選手,如果他每天表演打牆壁,技巧很好,旁人看得叫好,但選手本身一定會覺得很無聊;不過如果換成天天進場和人對打,學生愈厲害,趣味程度就愈高。」

連結半世紀 最愛政大不改變

16歲那年,司徒達賢從任職教育部的母親口中得知「政大企管系」,知道系裡有很多好老師和課程,從此心生嚮往,並在考大學那年,憑著能夠進入全國所有校系的高分,以第一志願進入政大企管,從此一路和政大連結。

進入政大超過半世紀,司徒達賢感謝師長的栽培,也期許自己能秉持同樣的心態對待學生和後輩。他謙稱,自己當年回國教書的時候,環境、氣氛很好,「大家對我都非常愛護,升等很容易。」而看到現在年輕一輩老師所面臨的各種研究與教學壓力,「稱不上疼惜,但他們付出的心血、擁有的新知識,真的比我高很多。」

面對全球競爭激烈的高教環境,司徒達賢感嘆制度如此,自己對於年輕學者也提不出什麼好的建議,只能更盡力推廣「個案教學」。「這不僅對教室內的師生都好,對於老師自身的研究也有幫助。」強調既然要投身教育,提升教學品質以「對學生負責」,不僅可以促進大家共同成長,而且因為基本理念相近,同仁相處的氣氛也會更和諧。

「我從最開始到現在都會不斷提醒自己,當老師絕對不能有『權威』的心態。」已經是桃李滿天下的管理大師,司徒達賢仍然堅持相信,天下還有很多道理自己不了解、正待去了解,每次上課時學生提出來的意見,總有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老師不能覺得自己是大師,要秉持開放的態度,也歡迎學生發言補充,聽了補充之後再自我整理,吸收內化,就能天天成長。這種做法雖犧牲了所謂望之儼然的學術尊嚴,但長期而言,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
「辦理退休手續太麻煩了啊!」即使獲得國家表揚任教滿40年資深優良教師的獎勵,但所有認識司徒老師的人都知道,不要問他什麼時候要退休?對於司徒達賢而言,這場每天在教室內外進行的師生知識交流與「對決」,進入延長賽將更精采。

原文連結


司徒達賢獲頒政大首屆「仲尼傑出教學獎」 個人獎金捐贈商學院

校長周行一頒發獎狀予仲尼獎得主司徒達賢教授。攝影:鍾佳臻。

                                           
商學院教授李瑞華頒發獎座予仲尼獎得主司徒達賢教授。攝影:鍾佳臻。

司徒達賢教授感謝自己從小到大遇到的許多恩師。攝影:鍾佳臻。

 
頒獎典禮上,許多門生齊聚歡慶司徒達賢教授獲獎。攝影:鍾佳臻。

  
司徒達賢教授獲獎,學生開心獻花恭賀。攝影:鍾佳臻。
2016-10-03      
【校訊記者陳怡蓁報導】政大3日將首屆「仲尼傑出教學獎」頒予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教學40年,司徒老師說「政大的好老師很多很多,第一名絕對不是我」!身為司徒達賢的學生,校長周行一說,他學習到如何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更在司徒老師身上看到成功的條件:「嚴謹、認真、熱情」!希望司徒老師永遠不要退休!

「仲尼傑出教學獎」由商學院教授李瑞華捐助千萬設立,以十年為期,每年100萬元獎勵一位政大傑出教學的專任教師(個人獎金五十萬元/推廣得獎者教學理念經費五十萬元)。司徒達賢感謝學校成立仲尼獎,讓認真教學的老師們能獲得鼓勵和尊重,並決定將個人獎金捐贈商學院推動個案教學。商學院副院長彭朱如表示,目前計畫舉辦個案教學研習營等活動造福師生,實際獎金用途將再討論。

司徒達賢謙虛表示,能夠獲獎應該是基於自己歲數大、年資久,尤其是商學院讓他不斷延後退休,才能教滿四十年。而自己推動個案教學是聽說讀想的修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促進老師認真授課,才能帶動師生交流並互相學習,因此也感謝學生校友的支持。捐贈人、也是評選委員李瑞華推崇司徒達賢四十年來始終堅守教學崗位,樂在其中,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能感受到他「樂業、敬業」的精神,正是大家的典範,也是仲尼獎的標竿。

周行一校長透露,以前最害怕上司徒老師的課,教學嚴格,課前也不敢不準備,但透過老師嚴格的教學,學習到如何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他讚許司徒達賢不是獨善其身的人,願意花很多時間分享教學理念,不但歡迎他校教師到政大交流,更幫助許多企業成長。

司徒達賢在頒獎典禮上細數自己成長歷程中的恩師們,感謝老師對自己的提攜和影響。回首成長路,他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的導師鮑文健以「自尊」為班訓,讓他至今仍然受用無窮,「我時時反省自己對社會有沒有貢獻,活得是不是有價值。」鮑文健鼓勵學生發言,訓練同學們表達意見,在戒嚴時代也很少見。

五、六年級導師李美釵、中學歷史老師劉昌洪也令司徒達賢難忘,其中李老師雖然初當導師,但非常用心教導,將原來在全校墊底的班上同學送入初中;而在師大附中實驗班遇到的劉老師,更能將敘事性的歷史課本內容整理成清楚筆記,幫助司徒達賢學會如何將文章摘要出系統架構。

第一志願進入政大企管系後,司徒達賢更遇到多位影響自己深遠的老師,像是首任企管系主任任維均、英文老師鈕李琳、還有許士軍、林英峰老師,都讓他十分敬佩。他分享,任維均不僅建立全臺第一個企管系的架構,還規定經濟學、會計學等專業科目一律要採英文教學,另外,同學每週還要上8小時的英文語言寫作課;而鈕李琳老師的英文課更是全英文授課,不只上課時間英文對答、課餘要求閱讀英文書並繳交英文心得,考試也全是英文問答題,「壓力很大!」

另外,大三「市場學」教授許士軍也指定英文教科書,規定學生必須預習,上課前會先抽問,但上課方式生動有趣,讓原本想成為企業經營者或管理者而進入企管系的他開始浮現想當老師的念頭,「我覺得教書也滿有趣的!」至於大四導師、林英峰則是司徒達賢心中最親近的老師,當時還年輕單身的林老師常帶著學生烤肉、包水餃,甚至郊遊,即使自己後來返校任教,林英峰也親自帶領他赴企業診斷,「一直到我當教授,都是我的導師」。司徒達賢還很自豪,因為太喜歡林英峰,自己修過他所有的課,「應該是修最多課的學生吧!」

頒獎典禮上,許多司徒達賢歷屆門生們齊聚。EMBA校友、上海台商子女學校董事長楊奕蘭回顧,司徒老師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記憶力佳」。第一堂課要求學生介紹姓名、行業、公司營業額、組織規模,沒想到四年後她巧遇老師,司徒達賢居然能直接叫出她的名字,並且一一細數當年自我介紹內容。EMBA校友、職涯中心職涯總監許美鈴則感謝老師規定要在課堂上發言,還會追問問題,養成他上課全神貫注聆聽習慣。而班上同學來自各行各業,從各種發言中吸收經驗,「這些是外面聽不到的!」

原文連結

接班人培養方法應視情況而定

   經過數十年的產業發展,目前台灣許多企業已經到了必須面對接班的時刻。尤其是對家族掌控的企業甚至上市公司,此一議題更是十分迫切。
家族企業接班人的培養方法很多,如何選擇,必須視情況而定。例如在傳統產業,人脈或社會網絡十分重要,由家族成員來接班,對企業有策略上的意義;高科技產業中的專業知識日新月異,家族成員即使接班,似乎也應退居第二線,這兩種接班,所需要的能力及培訓,肯定是不一樣的。
又如家族持股的集中程度。如果企業規模大,家族持股比率不高,則更應讓專業經理人去發揮,所謂家族接班人,只要用心做好公司治理,以利於吸引更多的外界資金。
在家族特性方面,這次是第幾代的接班?家族人數及潛在接班人的人數有多少?潛在接班人與家族其他成員之關係如何?目前家族成員在組織內的任職情況如何?這些都影響了接班人的培訓甚至選擇方法。如果家族中,有接班意願及潛力的人數多,又無接班時間上的急迫性,最好的方法是要求有意接班的各房子女,經由到外部自行創業來強化及考驗其經營管理能力,並參考各人的「戰功」或創業表現來決定接掌大位的優先順序。又例如若是第三代接班,由於潛在接班人多半從小即長於富貴之家,則可能需要趁年輕時到其他國內外企業的基層去磨練,體驗基層工作的心情與壓力,以利將來接班以後,更能掌握組織運作細節的真實面。
接班人與現任領導人的年齡差距與接班急迫性也影響了培訓的方法。如果年齡差距大、時間上又有急迫性,人選確定且無任何爭議時,上述的「創業」、「基層歷練」可能都緩不濟急,這時似乎需要禮聘資深、高階管理經驗豐富,品德良好的外部顧問,隨時針對領導人或上級交付給這位未來接班人的所有任務、所做的決策及各種管理行為進行啟發與指導,將未來接班人每天所接觸到的一切人和事,都視為教學個案,才能讓他可以得到快速的經驗累積與能力成長。這種「導師」或「mentor」的角色,組織領導人(例如父親)或其他高階人員是不容易扮演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有關翻轉教育

   我在「聽說讀想的修鍊」這本書中,以及過去許多文章裡,都提到翻轉教育。但近來仍有不少人與我討論此一議題,表示有些觀念還是需要再清楚的說明一次。
首先要說明的是,「學生課前閱讀,上課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互動研討」這種教學方式,在先進國家較有水準的學校(包括研究所以及大、中、小學在內)早已行之多年。學生進行小型的專案研究或報告,到課堂後再來討論,當然也有,但「自行閱讀」與「互動討論」這兩部分顯然是必要的。就這些高水準的學校來說,這種方式是「正統」,不是「翻轉」。
其次,在美國某些中小學,由於學生自行閱讀時在理解上有困難,還是需要教師來「講課」。近年來互聯網或電子媒體日益普及,於是可以運用事先預錄的教學影片來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然而,「預錄講課」是一項具有規模經濟的活動,因此應在「統一製作」後讓大家經由互聯網來聽課。如果由每位教師自行錄製教學材料,不僅成本高,品質未必好,而且也完全未能發揮電子媒體的經濟效益。
第三,如果「講課」的工作被互聯網上的教學所取代,老師在教室中的角色及功能是什麼呢?我認為教師應針對課程內容,經由提問、澄清、回答、引導等方式,來主持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互動,這樣才可以針對學生課前聽講或閱讀後的結果進行啟發與活化,並協助學生將所學「內化」,在知能上產生深刻的學習效果,而且也能逐漸提升學生在思考與判斷上的能力。
第四,上課做遊戲或分組專題報告當然是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但教師們必須在過程中,發揮教師的附加價值,亦即是在與學生互動中,教師應隨時讓學生體會到知識與實際問題甚至於人生的關聯。這在中小學的教學中,應該十分容易,在大學或研究所的上課中,教師對課程主題知識的理解深度與廣度,以及可以靈活應用的程度,當然是教學品質以及學生受啟發水準的關鍵前提。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熟人都在自己部門裡嗎?

   幾十年前的教科書就談到正式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可以讓組織成員之間產生感情與認同,也可以補足正式組織在運作時的若干不足,例如資訊流通、工作方法的傳授,以及行動的配合意願等。
一般人在進入組織之後,自然會與同仁逐漸相熟,甚至歸屬於某些「圈子」。然而往往所謂「熟人」大部分都在同一部門之內,或加上少數在業務上必須互相配合的其他部門同仁;只有少數「胸懷大志」者,才會在很年輕時就刻意在部門之外建立一些人際關係。
事實上,較大型的組織如果希望利潤中心之間產生綜效,或希望發揮更高的整體戰力,除了獎勵措施與利潤分擔制度之外,各部門間同仁的非正式關係也十分重要,因為倘若凡事都要公事公辦,對彼此提供的協助錙珠必較,運作就會失去彈性與效率。因此有心擔任更高職位的基層同仁,如果眼光遠大就會懂得在年輕時及早建構跨部門的人際關係,以期當職位升遷到某一階層以後,可以在組織內的每個單位都找得到熟人或朋友,有利於業務的推動或隨時對組織動態有更全面的掌握。
如果以上觀察有道理,則可以產生幾項含意。
第一,長官或長輩應提醒有志向上升遷的年輕人,不僅應努力將自己份內工作做好,也應及早在不同單位多認識一些位階相近、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而且每個人在互動時,都應儘量展現自己正面的心態與行為。
第二,人資單位針對具有通才潛力的儲備幹部,在集中培訓過程中,除了要讓他們對各部門業務有一通盤了解之外,在培訓期間所培養的團隊精神甚至「革命感情」也十分重要。這些培訓幹部在結訓後雖然分散到各單位,但在培訓期間所培養的情誼,對若干年後的組織綜效,可能產生極大的正面效果。
第三,對有潛力的人才進行輪調或定期集訓,除了專業成長之外,也不能忽略此一團隊建設的目的。
組織的整體戰力植基於團隊精神與組織文化,而這些不只是口頭強調而已,還必須制度化而且在高度用心之下才能使不同部門的中階幹部們能互相熟識、願意互相體諒,主動配合。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寫書練腦

   寫作是鍛鍊腦力、強化思考的重要方法。而在此所談的「寫作」,包括了寫書和寫文章在內。
很久以前我寫過一篇短文「讀書練腦」,文中認為在專心進行深度閱讀的過程中,為了努力讀懂內容,腦力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日久之後,即使不記得書中內容細節也不要緊。易言之,曾經大量閱讀的人,其大腦素質會因專注閱讀而有所進步,處處「引經據典」卻未必必要。
去年我的新書「聽說讀想的修鍊」則指出互動式個案教學有助於學生聽力與口語表達力的提升,而這些能力又與「想」大有關係,因為聽清楚講明白,要靠思想力的支持,而在上課討論時在教師要求下持續操練聽與說,也有助於思考能力的強化。此外也指出,在個案教學過程中,不太會訓練到「寫作能力」,因此未使用傳統中的「聽說讀寫」這一名詞。
然而「寫作」對思考力的挑戰性與訓練效果應比「聽說讀」更高。而且寫作的深度與創新性也必須建立在相當數量的閱讀與親身體驗上。但「閱讀」與「經驗」雖然是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因為若想寫出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作者必須針對主題,依據自已的閱讀心得、見聞、體會,形成觀點,整理出體系、綱目或「論述路徑」,這些都是對思考力的訓練。
寫作過程中除了要字斟句酌之外,在用心撰寫時還經常會出現新的想法,於是又勢必調整原來的寫作計畫與架構。這些對思考力都是挑戰,也是腦力增長的機會。
學生被要求寫學期報告,攻讀學位要繳交論文,都是希望經由它們來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內化程度,同時也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以及形成嚴謹觀點的能力。大部分教師都知道,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內涵未必深刻,文章才更能表現出他們思想的深度。
寫出來的書或文章未必有多少人會花時間來讀,但至少寫作過程對寫作者而言是一項極佳的磨練。在此一普遍不重視閱讀的時代,我們也只好用這種理由來鼓勵或安慰勤於寫作的人。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不能只在乎投籃得幾分

   桌球、網球的單打,或高爾夫球等,基本上都是個人球技、體能或情緒管理上的競賽,並無團隊合作的成分在內,因此在勝負責任的歸屬上爭議不大。籃球比賽中的團隊合作十分重要,如果只強調球員的個人表現,並不恰當。企業或大部分組織的運作,與籃球比賽很像,需要極為動態的團隊合作,如果在績效評估上太重視個人表現,肯定會減損組織成員在合作及互相支援上的投入。
幾十年前,社會大眾對籃球員的評價主要看「得分」,誰得分多,誰就是明星主將。其結果造成大家平日努力練習投籃,上場時在得分上力求表現,再加上教練水準有限,因此很難有什麼戰術或「隊型」可言,使得團隊合作只能靠隊員間的感情和默契。
後來我們才發現外國職業籃球比賽的績效評估制度比我們想像的周延複雜得多。除了「得分」,還要看每位球員的「得分率」以避免輕易出手;要計算「助攻」次數以鼓勵團隊合作,而「助攻」的定義也設計得十分明確合理。此外,防守(攔截或火鍋)、失誤的次數、上場的時間也都列入統計之中。有了這些複雜且合理的制度以後,「整體作戰」才有可能出現。
在管理上,目前有不少企業還停留在只重視「投籃得幾分」的層次。換言之,上級只在乎每個單位賺了多少錢,甚至為了明確劃分責任,不得不將組織細分成許多小單位。在此管理方式下,各單位為了獎金當然會全力投入創造業績、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然而除了增加銷售、降低成本之外的人員培訓、商譽維持、客戶長久關係的建立等,就難免被忽視。
此外,因為制度過度簡化所形成的各自為政、互不關心的氛圍,也妨礙了單位間或部門間的合作以及整體綜效的創造。再者,前線的業績通常需要大量而用心的後線支援,例如工程、研發、倉儲物流等,這些單位的「助攻」應如何定義、如何衡量,並進而設計有效的獎勵制度,當然會影響他們的支援意願。
管理制度必須依業務特性精心設計,因為整體戰力和長遠績效不可能只靠簡單的業績獎金以及難以捉摸的默契來創造。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經由購併來發展新事業

   多年以前國外學術研究即發現,平面媒體若想轉型成為數位媒體或增設「網路事業部」時,從外部購併略有成績的新創公司,比從原有平面媒體事業中「長出」一個新的事業部,成功機率高得多。
理由之一是,這兩種媒體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形態完全不同,新創的網路事業部若從內部發展,原有做法與習慣都可能妨礙新事業的創新與突破。理由之二是,使用數位媒體的年輕族群,其閱讀習慣與傳統讀者不一樣,必須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簡言之,這兩種媒體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與商業模式,原來長於經營管理平面媒體的長官如果參與太多,不利新事業的發展。
再者,創新事業有高度的嚐試錯誤及冒險性質在內,事先很難預測其經營模式的成功機率,因此與其高薪禮聘一群高手來主持新創事業,不如等這些「高手」們在自行創業中證明其商業模式的價值以後,再「帶槍投靠」-帶著技術、客群,以及團隊一起來加入資源豐富但本身轉型不易的傳統媒體事業。
這種做法,「時效」比總成本的合理性更重要。因為如果從內部來發展新事業,萬一不順利,可能因而失去了寶貴的先機;反之若以旁觀者或潛在投資者的角度,仔細觀察並尋找一家最有潛力的新創公司來進行購併,由於潛在對象多,能找到合適對象的機會當然比較多。
在此一思維下,可以得到幾項推論。第一是當新事業在本質上頗不相同時,不應期待所謂的「綜效」,因為一心想著綜效,反而會妨礙新事業在各方面的創新。其次,當新舊事業呈現生命週期交替的情況時,不應將新事業視為現有資深員工的第二春出路。如果員工擁有在新事業領域中的發展潛力,則應鼓勵他們在外自行創業,獲得初步成功後再購併回來。在這種情形下,由公司或老闆個人提供部分創業資金當然更好。
這是創新動力與雄厚資源之間互補共生而不相妨礙的有效模式。在生物科技、實體通路進入電子商務等方面,道理也十分類似。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家族企業的理念傳承

   社會希望家族企業能夠永續經營,是假設由家族來長期掌控企業甚至上市公司,有其正當性。而此一正當性又植基於另一項前提-世世代代的家族接班人,會發自內心地重視家族光榮傳統,正派經營、用心投入,為了使先輩的理念持續傳承、發揚光大,願做出比專業經理人或大眾投資人更具有長遠考量的決策。
如果接班人坐擁先人辛苦留下來的龐大資源卻未能盡力為社會創造價值,或藉財勢而在經營上做出有違社會倫理及先人聲譽的事,這種家族企業其實讓他們逐漸衰微或一夕潰散也不足惜。
因此家族理念,包括對「正當經營」的定義,以及對是非善惡的判定標準,極為關鍵。
通常討論家族治理,重點只放在家族憲法、家族控股公司,以及股權轉移的規定等,然而這些都只是家族治理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為除了這些之外,很多屬於「軟性」的理念、價值觀,以及思維模式也都不可或缺。國內外學術著作中,十分強調在家族憲法中必須明列家族企業的理念及價值觀,原因也在於此。
然而我覺得僅憑書面說明肯定不夠。台灣有些企業家族的做法其實更有參考價值。例如,有家企業第一代幾位兄弟,每週定期帶著國中以上的子女一起來「泡茶」。每位兄弟接觸的經營層面不同,資訊來源也不一樣,大家定期交換意見,分析情勢,甚至品評人物。當然也會分享對各種決策的思考角度或檢討過去決策的成敗。下一代子女專心旁聽或提問,長久下來,不僅在經營管理的「心法」上充分交流傳承,在許多價值判斷上,也讓下一代知道面對重大決策時,如何分辨是非善惡。下一代子女之間的感情也因「長期做同學」而更加堅實。
還有一位企業第二代,從子女小學開始就經常關心他們在學校裡的行為、與同學的互動,在社團裡的表現,並指導或與他們討論面對各種人與事時應如何處理才能更為周延圓融。我相信他將來會發現投入的這些時間和心血絕對是值得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改善青年就業的方法

   青年就業與薪資水準是當前的關鍵議題。除了改善投資環境以鼓勵擴大投資,以及政府對某些科系畢業生補助部分薪資之外,我認為積極提升大學畢業生為企業界創造附加價值的潛能,才是真正的長久之計。
   多年以來,台灣許多企業無論是否準備擴大投資,其實一直都是需才孔急,問題是找不到合用的人。所謂「合用」並非期望他們能在工作崗位上立刻有所發揮,而是具有基礎能力與良好工作態度的可造之才。對企業而言,一個月幾千元的薪資差異絕非負擔不起,問題是這些新鮮人能創造的附加價值究竟是否值得這份待遇。
工資水準應符合受僱者能創造的附加價值(包括未來的潛在貢獻),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企業將本求利,要支付原料、租金、水電等開銷,又有廣大投資人要求獲利的壓力,因此錙珠必較在所難免,不可能也不應該被要求提供比員工貢獻度高出很多的薪酬。因此提升大學畢業生的潛在貢獻度才是解決薪資問題的正確途徑。
「學用配合」是一項陳年老議題,然而很多人始終以「二分法」來看教育-一端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深學術,一端是可以立刻動手操作的技職教育,殊不知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有為數眾多的專業,可以「教」得更合乎企業以及國家發展的需要。易言之,有極多科系不必變身為「技職體系」,也可以經由課程的重新設計與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學習到對他們未來更「有用」的東西。
因此大學領導者以及教師們都應投入時間去了解在此一高速變化的時代,學生究竟應該學些什麼。而且在了解了這些需求以後,教師還必須先投入時間精神去深入學習這些新知能,才能落實學用合一的教育理想。
然而為了配合國家「頂尖大學」的目標,教師們即使有心,也不可能有餘力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與學習。因為努力發表國際期刊上的學術文章,和「配合就業需要,學習新知能以期提高畢業生職場潛在附加價值」兩者,交集不多。
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在人才。人才水準高就能應付外界嚴苛的競爭。無論根留台灣或走向世界各地,人才水準不足,什麼策略都不會成功。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假如上課像網路遊戲

   幾十年前某次初中聯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教室像電影院」,當時引起輿論不少議論。其實如果能將個案討論的氛圍與學生感受營造得和網路遊戲一樣,則除了修鍊「聽說讀想」、結合理論與實務之外,上課也會變得緊又充滿了樂趣。這是單向式講課或學生分組報告等完全無法做到的。
無論是MBA或是高階的在職學員,普遍都喜歡互動式的個案討論。初步猜想是因為個案討論所創造的互動與熱鬧氛圍。然而後來和別人討論到「網路遊戲為何迷人」此一議題時,發現互動式個案教學和網路遊戲之間,雖然內容完全不同,但竟然有如此多相似之處。
其中之一是「挑戰」。稍有成就動機的人都喜歡挑戰。許多運動競賽就是靠不斷出現的挑戰來吸引大家參與,網遊亦然。個案討論時,教師藉著持續提問來挑戰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感到有壓力也有成就,這是互動式討論的吸引力來源之一。
其次是「決策」。大部分人平時未必時常擁有「自主決策」的感覺,而網遊中要在複雜情境中決定攻防;個案討論則必須形成意見提出主張,都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決策行為。
其三是「回饋」。網遊中可以立即得知行動結果如何,是其吸引力的來源之一。討論個案時自已想法究竟有多正確,也可以從各方回應中感知,這和網遊十分接近。
其四是「互動」。網遊是和許多一起玩,互相回應彼此的決策與行動;個案討論是則和同學、教師互相討論,這些都會造成參與的樂趣。討論個案時即使未發言,但經由觀察同學間的互動、師生間的對答,也很有趣。
其五是成長。網遊會愈玩愈進步,而且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已的進步;個案討論因為學生一直在努力構思道理或方案,在互動或觀察之後,也很容易感受到自已的成長。
其六是「專注」。網遊讓人流連的原因之一是它能使人專注,甚至出現廢寢忘食的結果;精彩的個案討論也能讓學生忘了時間。長期精神專注產生的感覺也是令人愉快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實用科學的研究應有實用價值

   知識需要經過交互的研究與實做才能創新、累積與進步,因此「學術研究」絕對有其必要。然而基礎科學與實用科學兩者,因為性質不同,其研究的方向與性質應有所不同。實用科學的研究若不能產生實用價值,久之極可能會縮減此一領域的生存空間。
  基礎科學研究的影響可能深遠但實用價值不明顯,「市場價值」不高,因此更需要鼓勵。而且由於外人不易了解其研究成果的價值與品質水準,因此不得不經由同儕來相互評定,學術期刊的審稿方式即基於此。
  實用科學與基礎科學不同。實用科學的發展固然需要借助基礎科學,但其主要目的是在協助解決實際問題,其研究結果應該對某些時空環境下的某些組織或人有實際價值。因此這些實用科學的研究,即使未必需要完全交由市場機制來評定其價值高下,但至少應該讓潛在的「知識使用者」有參與評估的機會。  
  在商管或工程學院的大部分研究,嚴格來說應該屬於實用研究,如果將它們的研究成果依基礎研究的程序來評審,亦即由同儕間互評或由外國的同儕來評審,極可能使大家研究的努力方向與本土產業的需要脫勾。就企管方面,本地學者未必對本地企業的經營管理不了解,而且也常常可以經由授課或演講來傳達專業的知識,但卻很少有人能將自已的學術研究成果講得讓企業界聽懂,或感到有實際價值。
  換言之,許多學者的「研究」與「講課」往往是互相獨立的兩套內容。前者必須配合國際學術界(也不是企業界)的偏好與「思想框架」,後者則必須朝著「接地氣」的方向去努力。大部分能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無法對本土企業的經營知能產生作用,甚至也難以讓企業界理解,然而本土企業所面對的問題,卻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並提出有用的建議。其結果是,上進的學者必須兩面作戰,備多力分,而本土的「知識使用者」卻沒有得到學術界足量的關心。
  實用知識的研究必須針對社會需要做出貢獻,否則整個領域難免會逐漸失去其存在的值。這不僅在企業管理領域中要知所警惕,其他所有的實用科學都應有此一認識。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不是只有老闆才需要有策略觀

   策略的檢討與制定是企業領導人責無旁貸的工作,然而在組織中卻不是只有老闆才需要擁有策略觀念。這可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是各級主管要能充分理解公司策略,在執行細節上才能落實策略的想法。雖然策略的理念可以經由「策略指導功能政策取向」以及各種KPI來影響各部門努力的方向,並使大家的行動趨於一致,然而在實際執行上,各級主管在面對許多複雜情況時,還必須隨時運用自已的判斷才能進行決策。如果大家對公司的策略以及其背後的理由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在決策與行動上才更能合乎經營策略上的意圖。
   其次是如果組織能鼓勵大家針對策略決策集思廣益,其決策品質可能更好。因此領導人應創造開放的組織文化,並且定期招開會議來鼓勵一、二級主管針對策略議題,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與建議。此一做法先決條件之一當然是領導人有意願與氣度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條件之二是參與提供意見的各級主管必須對策略思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才不致於在討論策略議題時偏離主軸,甚至天馬行空,言不及義。
   第三個理由與策略資訊的搜集與回報有關。在小型企業,老闆通常是組織中對外界環境變化趨勢最了解的人,然而對略有規模的企業而言,與策略有關的資訊來源必然極為多元,在功能上跨越產銷研發等領域;在對象上包括客戶、供應商以及現有及潛在的競爭者;在地域上可能遍佈全世界。資訊來源愈廣、愈專業、愈及時,決策時考慮的面向就會愈正確完整。而這些又與每一位主管能否有能力在其所熟悉的「責任區」內,隨時吸收、篩選並及時傳達高階策略決策可能需要參考的訊息有關。而能夠做到「大家都能及時提供重要的策略資訊」,其前提是各級主管不僅了解公司的策略想法,也有足夠的敏感度來分辨各種訊息對公司策略的潛在價值與意義。
   近半世紀以來,「策略管理」是全世界管理教育的必修核心課程,道理即在於此。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整合資源提升外語能力

   台灣許多產業已經到了非打「亞洲盃」不可的階段。到國際上發展,首先要面對的是語言問題,我們的年輕人除了尚能用英語溝通之外,能運用其他外語的人極少,因此走向國際化的企業不得不設法聘用華僑、僑生或外籍留台學生來解決此一問題。
其實這些都只是短期權宜之計,長期而言,外派人員還是應以台灣本地人為主,因此他們的外語訓練成為一項關鍵課題。
我認為招收並充分運用這些國家的留台學生,是解決此一問題最有效率的方法。簡言之,即是各大學應該前往這些國家以優厚的助學金招收優秀青年來台灣讀大學,第一年密集教導或強化他們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讓他們學習「如何教外語」;第二年起即成為該一語文課程的教學助理。這些外語課程可由為數不多的正式教師擔任,台灣本地學生來選課,所繳實習費可以支持這些外籍教學助理的助學金。由於教學助理人數多,可以快速的協助大家掌握該國基本的語文能力。
此一方案優點如下:
首先,提供助學金有可能招收到更優秀的外籍學生;其次,外籍學生到台灣以後不必因經濟壓力而到校外打工;第三,台灣學生在校即可學習外語,不必出國,花費有限而且有學分;第四,有教師主持,可確保教學方向及品質的水準;第五,修課學生畢業後,因為已跨越了初階的語文門檻,不僅易於求職,而且在外派後可以更快進入狀況;第六,制度化的促進本國學生與外籍學生的交流,建立長久感情,可以更落實「招收外籍學生」的真正目的。
此一做法比聘請一些外語博士來成立學系更快、更有效率。而這些「外國」,除了亞洲各國之外,中南美、東歐等這些我們企業將來有可能前往發展的國家,都可以包括在內。
此一做法對廣大企業界以及志在四方的年輕人而言,都將極有價值。如果「現有規定」不允許,則應努力突破這些過時的規定,以免錯過寶貴的時機。
「提升大學裡外籍學生比重」是教育部推動的政策,但若未善用這些資源,甚至他們來了以後並未與本國學生密切交流互動,是十分可惜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